关于开展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智能建造师专项能力考试”的培训通知
一、项目背景
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The 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是全国建筑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团体,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为中国建筑学会直属事业单位,于2002年1月16日经北京市海淀区社会教育管理办公室批准、 2003年10月30日经建设部人教司批准成立。科技培训中心以中国建筑学会重点工作为指导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坚持以弘扬建筑文化为中心,以推广建设行业先进技术为导向,以加强人才培养为目的。
随着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和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升级应用,将工程建设过程与工业信息化、智能化建造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在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智能建造理念也在这样的融合应用中应运而生。2020年7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指出,要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未来,智能建造可以实现对工程建造全过程各环节进行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革命,是建筑工程技术与新一代工业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建筑业供给侧技术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筑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是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智能建造作为高端人才集聚的重要领域,需要大量的既精通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又熟悉建造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要实现智能建造的全面应用,对于掌握智能建造技能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对于智能建造师的培养却还是一片空白,造成了此领域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并且目前也缺少对于智能建造师技能水平的考核和评估,造成企事业单位在人才聘用和选拔上缺乏判断依据和标准,为智能建造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为加快推进建筑工程建造技术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对于智能建造领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水平,规范智能建造师人才培养与管理工作,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联合我司智能建造师人才项目中心推出了 “智能建造师专项能力考试及课程培训”,现将有关考试和培训学习事项通知如下,请各有关单位选派相关从业人员积极参加。
二、培训目标
了解和掌握建筑业智能建造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深入理解我国各部委对于智能建造的最新文件精神,掌握与智能建造相关技术的理论知识,提升智能建造相关从业人员业务操作能力,提高智能建造市场整体理论水平和知识技能水平,为智能建造行业培养大量的不同层次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并且通过智能建造师等级考试,进一步规范智能建造行业人才的评价和管理,为推动我国建筑工程智能建造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三、培训对象:
各地建筑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各开发区、各级公管办、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工程建设中心的相关人员;涉及工程建设的智能化、施工、咨询、设计、监理等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及其他想从事智能建造的人员。
四、培训大纲:
智能建造师(初级):侧重对智能建造师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与考核
(一) 智能建造概念梳理
(二) 装配式技术应用
(三) 工程物联网应用
(四) 建筑机器人应用
(五) BIM技术应用
智能建造师(中级):侧重对智能建造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实施应用的学习
(一) 数字化施工概论
(二) 数字化施工的模型分析方法
(三) 建筑部件数字化加工与拼装技术
(四) 数字化施工协同管理
(五) 建筑机器人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智能建造师(高级):侧重对智能建造平台应用与服务监管的了解和学习。
(一) 工程建造服务化理念与价值
(二) 建造过程服务化和产品使用服务化
(三) 工程建造平台的组织与管理
(四) 现场临时设施的数字化施工控制
(五) 现场作业人员的数字化监督管理
(六) 现场材料及设备的数字化物流管理
(七) 基于绿色施工的环境因素数字化管理
(八) 基于模型定义的工程产品
(九) 大数据驱动的工程决策
五、考试等级划分和报名条件
1、高级智能建造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备3年以上智能化、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等相关工作经验。
(2)大学专科学历,具备4年以上智能化、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等相关工作经验。
2、中级智能建造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备2年以上智能化、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等相关工作经验。
(2)大学专科学历,具备3年以上智能化、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等相关工作经验。
3、初级智能建造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备1年以上智能化、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等相关工作经验。
(2)大学专科学历,具备2年以上智能化、设计、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等相关工作经验。
六、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
1.培训时间:一年开四次班(分别是在1、4、7、11月开班).
2.开班方式:循环开班、缺课可补、可插班学习、随报随学。
3.培训形式:面授与网络课程相结合,培训完成后参加相应等级的认证考试。
七、考核安排
1.考核时间:智能建造师考核时间定于每年的1、4、7、11月的第二个周六;考试时间逢国家工作日等顺延,报名时间于考前一周截止。
2.评估考核:采用机考考核的方式。
3.考核题型及分值:总分100分,60分合格。考试以客观题为主,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题型。
4.考前模拟题:参加智能建造师专项技能考试考前提供《考前模拟样题》模拟考试备考。
5.考试流程:考前三天打印准考证,发放考前注意事项及考试网址等信息,学员登录后进行考试。
6.关于补考:首次报考未通过的学员,免费补考2次, 若补考仍未通过需缴纳200元/次的补考费进行再次补考。
八、证书颁发
参加考核30天左右,考核合格的考生,由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颁发智能建造师(初、中、高级)《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专项技能证书》;证书可以在中国建筑学会官网查询。
九、颁证机构
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The Architectural Society of China)是全国建筑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团体,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为中国建筑学会直属事业单位,于2002年1月16日经北京市海淀区社会教育管理办公室批准、 2003年10月30日经建设部人教司批准成立。科技培训中心以中国建筑学会重点工作为指导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坚持以弘扬建筑文化为中心,以推广建设行业先进技术为导向,以加强人才培养为目的。培训以建设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为主要内容,帮助行业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建设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最新发展信息,促进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使其适应建设事业的发展。
十、证书样本
上图为,智能建造师(高级)样本
十一、课程和证书价值
1、帮助智能建造相关各方学习最新政策,提升业务水平;
2、填补智能建造从业人员能力考核评价、证书资质缺失的空白。
3、加强行业自律有效抓手,为行业主管部门出台政策、做好监管提供依据;
4、从实际能力和继续学习情况两个维度对持证人进行跟踪评价,而非“一证在手,终生受益”,以此要求持证人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智能建造政策学习、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十二、报名资料:
报名材料:智能建造师等级考评报名审核表、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学历证复印件、二寸免冠白底彩色电子版照片 2 张、包括其他可满足报名条件的相关证明材料。